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

曼陀羅20090103


鑽石途徑I第一二章
「活在這個世間,但不屬於它(to be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)」蘇菲諺語

「擁有人格並不是壞事,你必須擁有它。缺少了它,你根本無法生存。但如果你錯把人格當成自己真正的身份,那麼你就是在扭曲事實。」

「自我只是另一個東西的反射」

「人格是真實之物的扭曲,所以它也能指出真實之物。藉著對它的理解,你會開始認清心中所反映出來的一些真相。」

「本體就存在於知覺、情緒、和心念活動裏,但並非上述的任何一樣東西。」

「坑洞指的是你已經失去聯繫的某個部份,也就是你無法意識到的某個部份。從最根本來看,我們真正喪失的,其實是我們對本體的覺察。如果無法察覺到我們的本體,它就會停止顯現,然後我就會感到匱乏不足。因為坑洞指的就是我們本體的某個部份不見了,這可能意味著某種本體的品質不見了,譬如愛、價直感、與人聯結的能力、力量等等,雖然我們已經無法覺察到本體的某些部份,但並不意味它們從此消失了,它們從來不會消失,你只不過和它們斷了聯繫。」

「坑洞通常源自於童年的創傷經驗。也許父母並沒有重視你,他們忽略了你的根本價值,使你覺得自己不是重要的。因為你的價值沒有被看見或認知,所以你和你的某個部份失去了聯結,遺留下來的便是坑洞和匱乏感。」

「坑洞往往是被人格所填滿的。」

「整個社會都在教我們拿外在事物來填補自己的洞:我們應該從外在獲得價值感、愛或力量。」

「坑洞代表的就是無法意識到真正的快樂。坑洞會存在是因為我們不再意識到本體之樂,那是一種茫然的感覺。」

2 則留言:

  1. 本體:"雖然我們已經無法覺察到本體的某些部份,但並不意味它們從此消失了,它們從來不會消失,你只不過和它們斷了聯繫。"
    菩提心:"在梵文裡指的是高尚或覺醒的心,如同牛油源自於牛奶,麻油取自芝蔴,菩提心這個柔軟地帶,也潛藏在你我心中。有人將它與愛的能力等同看待。不論我們有多麼無情、自私或貪婪,真誠的菩提心永遠不會喪失。它就在眾生的身上,從未毀損,一向完整無缺。"by Pema Chodron

    這是一個相應,謝謝你的分享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看到回應,感覺這個blog被滋長了…

    回覆刪除